首页活动通知 正文

我为什么要学习?

3年前 ( 2021-01-24 ) 1609 0条评论

 “我不喜欢学习!学习带来的压力让我窒息,我为什么还要去学习?”

   Why Study?

    学习占据我生活的比例太大了,这使我日复一日地陷在必须去学习且保持优秀的状态。我认为人们做所有事都需要意义和目标作为驱动力,对于我来说,学习的全部意义就是满足外界的期望,而目标也仅仅是分数上的角逐。所以我经常会想,我究竟为什么要去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或“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类说法已经无法中和学习这件事带给我的压迫和窒息感。我今年初二,成绩不差,也读过很多书,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快乐,相反,一点点学习上的挫败就会让我对自己全盘否认并持续一段时间陷入低落的情绪,今日来信只想听听不同的声音,望得到指导。--卡卡张(以上信息摘选自来信内容,来信同学同意公开内容并通过公众号回信

微信图片_20211104114307.jpg 

Say Hello音乐:Rosie Thomas;Sufjan Stevens - These Friends of Mine

 

微信图片_20211104114318.jpg 

Dear卡卡张:

 

不得不说,被需要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被问及如此哲学的问题很是尴尬并自知以目前的认知水平和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无法给到你特别通透的回答,因为直到现在我也仍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谈不上指导也回答不了你问题中涉及到的所有思考,回信如下,愿能带给你一些新的视角。

 

26岁那年,初为人父,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了一本叫做《筑梦的手纸屋》的书。这本书是日本作家喜多川泰写给学生们的升学指引与人生方向。书中讲述了一个高中女生和花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读书学习感到厌恶,也因此与父母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在这一状况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和花听从了哥哥的建议,给“手纸屋”写了一封信。(“手纸”在日文中是书信的意思,而“手纸屋”有些像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琅琊阁,它会满足来信人的需求、解答其人生困惑,也有些像现在的你我。而“手纸屋”的规则是,如果来信人因为这些帮助而获得成功,就必须付给“手纸屋”自己认为合理的报酬。

 

书中和花的处境与所有经历过青少年时期的人相似,所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尤其是信中拷问灵魂的那句“为什么要读书?”更是呼应了我们今天的对话。

 

对学生们来说,学习被认为是职责所在,非学习不可更是时时刻刻被提醒与要求的责任。在此背景下,人们便很少用鼓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而是喜欢采用简单粗暴的威胁模式,比如:如果不好好读书就会考不上大学、如果学习成绩差以后会找不到工作、如果不玩命就无法跻身于上层社会等。这种传递着上一代遗憾的逻辑,不仅让学生对学习越发产生反感,更是窄化了读书学习的含义,也造成了你今天的困惑。

 

在《筑梦的手纸屋》一书中,作者对学习的定义是“获得并传承从古至今地球上人类所经验、发现并流传下来的美好知识与智慧。”那本应是迷人的,也该是有趣的。可当知识的学习被分数和功利所绑架,就会逐渐失去它原本的意义。而且作者认为学习的含义还不仅止于此:

 

人类从原始时代开始,就一直传承和学习着前人的经验和发现。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读书和学习获得了先人的智慧,进而磨练自己,让今天的自己不同于昨天,且不停重复与累积这样的改变。正是因为人类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建立文明,才得以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别。所以,我们将这种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智慧传承称为“学习”。

 

“让今天的自己不同于昨天”是一个饶富深意的话题,也使人们对于学习有了更深的感悟。书中通过“磨练”的概念描述了学习的另一面:学习除了感受获得知识的喜悦,还有着面对辛苦的态度。作者说:“学习一定会遇到瓶颈,想要克服瓶颈就要具备耐力,而克服了一个瓶颈,还会有下一个,在这一一克服的过程中,不仅加持了耐力,更建立起了自信。有了自信,人便越发能够活出自我。”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生命来说,学习的目的绝不仅止于考上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而是培养耐力、累积自信与活出自我。当然,学习还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拓宽自己的视野等,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如果你只是将学习当作考大学的工具,那么所得也便仅此而已。而若你拥有了不同的视角与心态,那么学习的所得将远远超乎想像。

 

 

在信中,我还读出了另一个曾困扰我许久的问题:“我到底为了什么而存在?”。长大后才发现,找寻人生意义是我们一生的课题,但现实环境似乎时刻在逼使曾经的我和现在的你在稚嫩的年龄去给出答案。书中,作者曾这样描述这个问题:

 

 

还在学习的孩子们的手上都有一块还派不上用场的木头,而ta们正在削它、磨它、或改变它的形状,试图赋予它存在的意义。然而过程中,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这个材料真的应该这么塑造吗?”毕竟手上拿的是“自己”这块木头,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能将它变成一件伟大的作品。但当这个念头越强烈,过程也就变得越艰难,让人常因此感到沮丧并且开始产生这样的疑问:“我想做的真的是这个作品吗?”。于是,他又回到了一开始找不出存在意义的状态,然后继续烦恼:“我究竟是为何而存在呢?”

 

 

因为内在对于雕刻“自己”这件事十分看重,于是变得迟疑惶惑,那近乎完美的苛求更是容不下任何的过错与困惑。可是,正因为那独一无二的想法,即恐惧无法重来的状态,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半途而废。而这种悖论的产生,也正是源于不断想去确认本就难以确认的状态、不断想去否认关于变化的必然结果。面对这样的状态,书中也提出一个跳出思维框架的方案:“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一块木头,而是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等待被雕刻的木材。”这里,作者传递给我们一个极其精彩的观念:“一个人的存在价值绝非单一,如果愿意,我们可以赋予自己多个存在的意义,最终通过不断地积累与整合,创造出真正独一无二的自己。”

 

在这样的思维之下,最为重要的便是如何累积自己的能力。所以书中反复告诉我们“坚持”的重要性。当选定了一个目标,就要想办法坚持下去,达成之后,自然就会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而人生就在那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慢慢形塑出一个又一个自我,进而持续地赋予自己人生各种意义,也将构建出难以替代的自我认同。以上说来容易,但过程中仍不免困难重重,当遇到挫折时,想要放弃、逃走、重来的念头往往不断涌现,是否能够坚持下去的关键因素便是我们的“意志力”。而作者认为,想要一直保有强烈的意志力,学习恰巧是最适合拿来锻炼的工具。

 

 微信图片_20211104114323.jpg

 

当厘清上述问题后,就不得不去审视我们为何一开始会对事物产生兴趣,这其中的吸引力从何而来?毕竟那是开端、是力量。其实,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方法,而是行动,只有行动,才会有意义、有累积。当我们还小的时候,只要觉得愉快,脸上便会堆满笑容。渐渐地,我们认为能让我们笑的事就等同于快乐的事,于是便开始寻求这类事物。但就算我们再怎么努力去寻求能让我们笑的事物也无法让生命变得快乐,反而可能越加觉得空虚。正如你所说,快乐其实是当我们沉迷于某件事物时自然会有的感受,所以那些寻求“能让自己笑的事”的人才会找不到真正的快乐,这个道理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深刻。

 

我们常会将自己的行动下意识地分为“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而人们通常对于自己想做的事会感到快乐与喜悦,相反,对于该做的事则会感到无聊与痛苦。

 

小时候,因为对世界充满好奇,且没有时间压力感,所以我们将大部分心思都放在想做的事情上。而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不可避免地将该做的事拉上人生舞台。而你正处于人生过渡期,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却也开始明白无法逃避该做的事,这种冲突无疑酿就你对未来的不安。但若是因为这种不安才去学习,你就很容易养成没有危机感就不行动的惯性思维,这种非主动的学习行为将会慢慢引导你走向空虚、走向消极。

 

所以需要明确的是“该做的事”绝不等同于“不得不做的事”。“该做的事”其实是未来的自己希望现在的自己去做好的事。也就是说,我们的时间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现在的需求,就是用来满足自己未来的需求,无论哪一种,都是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满足自己现在的需求”与“满足自己未来的需求”,这种说法似乎能让我们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至少在心境上给出了更能接受的理由。心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那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能够接受的事物有着更高学习力与行动力。《筑梦的手纸屋》一书中也曾以记忆来举例,说明人们对于有兴趣的事物往往能有较高的记忆力,还会无意识地将眼前的事与过去的经验串连起来。相反,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物则往往容易陷入反复背诵却仍事倍功半的情境。

 

我也曾经历你的年龄,那是一个极度混乱、骚动,让人感到迷惘、徬徨与挫折的人生阶段,许许多多的“该做的事”不知不觉中变成各式各样的框架甚至牢笼,想要逃离的念头总是不断地在脑海中涌现。在这样的年纪,自我逐渐萌发,不甘被形塑的心态成为了否定机制的温床。但真正可怕的是,这些否定会很容易打乱原有的步伐,让我们停滞不前,或是为了安抚内在的不安,不断地告诉自己,当找到了方向,就会大步迈开步伐。可问题在于,方向总是通过前行中不断地摸索与修正变得逐渐明晰,而停滞不前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方向的。

 

或许有时,我们需要想像力与创造力去摆脱否定的束缚、找回前行的动力。去想像生命所期待的样貌,或是美梦成真的生活,而非在若有似无中丧失梦想的能力。不要忘了,越强烈而具体的去想某件事,它就越有可能被创造出来。同时通过想法的改变,也能排除原有的障碍,唤回渴望成长与学习的初心。

 

最后,别忘了意志力

坚持前行,便能发现、追寻、实现

属于自己的、独特的

生命意义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 网址:http://www.sxcps.org.cn/post/317.html发布于 3年前 ( 2021-01-24 )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0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