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服务 正文

抗击疫情,从“心”开始 | 我们一直在行动

4年前 ( 2020-03-27 ) 9671 4条评论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越是在这个时候,加强防控这根弦越不能松,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从专业角度有序开展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对构建健康社会心态、助力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共青团陕西省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携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通过12355热线心理援助、在线心理陪伴、心理课程发布、网络直播课程等方式用“心”守护青少年战“疫”。


一、会同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

开展心理援助热线工作



1.jpg

▲咨询师志愿服务承诺书(部分)


为了缓解此次疫情带给大家的心理冲击,2019年1月28日,共青团陕西省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会同各地市团组织及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联合组建了“防疫、抗疫”心理援助团队,为处于疫情不同层面的大众及青少年提供最便捷、可行的心理服务。心理援助的方式包括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危机干预,促进受助者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心理干预工作手册(试行)》,该手册得到了全国数以百计单位、机构的转发及借鉴。截至至今,省市两级12355服务台累计值守专家342名,接听心理咨询电话900余通。






二、关爱逆行者

开展医护人员子女学业及心理辅导工作


4.jpg

▲成立医护人员及其亲属心理服务团队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么一群人,担起身上的责任,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成为“最美的逆行者”。为关爱逆行者和他们的亲属、子女,共青团陕西省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成立省级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心理服务专家团队,同时会同各地市团委组建全省部分地市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心理及学业辅导工作小组,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各地市一线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子女及亲属提供心理援助及学业辅导。截止至今,共开展涉及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亲属、子女咨询200余起。





三、发布全省青少年在线咨询服务平台

为青少年战疫提供“心”能量



8.jpg

▲发布陕西省青少年在线咨询服务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省儿童心理学会响应共青团陕西省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号召、动员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全省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小学生群体为主,开展线上心理咨询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成效符合预期,但暴露出的问题则超出预想。


截至至今,平台累计受理在线咨询1500余件,其中:重度、中重度心理问题占比高达53%,其余为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其它问题。主要源自疫情恐慌、封闭居住、升学压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典型表现为自残、自闭、自杀及严重抑郁倾向。尽管咨询样本总量偏少,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部分一线专家反馈,如此频繁的重度、中重度心理案例,在多年工作中实属罕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基于以上情况,学会也将持续加大专业力量投入,做到满负荷运转,保证平台服务响应畅通无阻,为更多青少年提供援助与支持。







四、各专委会、工作站在行动

专业力量为青少年“心”护航



10.jpg

▲各专委会、工作站广泛开展线上公益活动


自2019年1月30日起,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生涯规划专委会、科普研究专委会、女童保护专委会、学习能力与心理发展研究专委会、运动心理学会专委会、学会咸阳工作站、学会宝鸡工作站、学会铜川工作站等单位,纷纷发挥各自专业及地域优势,广泛开展了相关线上活动,为全省四万余名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了在线指导、帮助。







五、制作发布每日“心心课堂”青少年系列原创课程

累计观看超过十万人次


17.jpg

▲“心心课堂”部分课程画面


自2020年2月14日起,共青团陕西省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广泛动员社会专业力量,拍摄发布“心心课堂”青少年系列原创课程84部,内容包含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科学普及、学习方法等,通过青春灯塔及相关合作媒体每日更新推送,获得了高度的关注及好评,截至至今,“心心课堂”青少年系列原创课程累计播放已超过12万次。


 

六、与媒体合作开展在线直播课程

累计观看超过350万人次


21.jpg

▲“在线直播”部分课程主播


为了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应对这场疫情,学会携手华商网童学会、今日头条、微信等媒体,自2月1日起启动了围绕青少年开展的各类线上直播课程,截止至3月1日,累计收看人数已达到355万次。




七、广泛推送内容丰富优选信息

培养青少年积极、乐观心态


23.jpg


自2019年1月23日起,学会每日推送原创、优选有关青少年积极、乐观心态培养的丰富内容,使广大青少年在“新冠”的阴霾下依然能够获得满满的正能量,陪伴ta们以积极能心态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八、疫情期间,成立专项工作组

关护在陕外籍学生及三秦海外学子


1、致所有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的视频

2、致所有在外留学的三秦学子的视频。


疫情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在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的指导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联合西安嘉禾华美国际教育中心成立专项工作团队,为在陕学习的外籍及少数民族学生及世界各地的陕西籍留学生提供了学习、生活、心理、成长等全方位、全语种的公益咨询服务,更大范围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最后,希望告知广大青少年:重视疫情是好事,这让我们没有侥幸心理,做出正确的应对: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去到人流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但对于疫情过度紧张,却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针对目前出现的一些青少年心理危机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疫情期间青少年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焦虑

不敢出门,不敢与人接触,害怕自己被传染,甚至因为不安而失眠。

●抑郁

心情低落,觉得世界很糟糕,觉得自己多灾多难,特别容易哭泣。

●强迫症

觉得所有事物都不干净,反复洗手、反复清洁家中物品。

●急性应激障碍

新型肺炎结束后,也可能会有人过度警觉、无法集中注意力,一想起肺炎事件就惊慌。


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


●不要相信来源不明的信息,相信官方通报,以免对疫情产生错误判断导致恐慌。

●去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让新的兴奋灶冲淡负面情绪。

●多想想自己成功的事,想想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告诉自己“疫情终会过去”。

●如果已经产生负面情绪,可以向亲人、朋友倾诉,如果负面情绪非常严重,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哪些情况需要寻求心理帮助?


●心情持续低落,并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或睡眠障碍等症状。

●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并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擦拭物品、不敢外出、不敢和人接触等。

●过分关注自身健康,尽管没有出现病症,却一直怀疑自己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各位青少年朋友们,请记住,有一群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医务人员自愿加入了防疫前线,有众志成城的专业人士奋战在第一线抗击病魔,这场和疫情的较量其实并无悬念,因为我们真正要战胜的,正是我们内心的未知和恐惧。让我们一起坚定信念、共克时艰,等待春暖花开的到来吧。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 网址:http://www.sxcps.org.cn/post/274.html发布于 4年前 ( 2020-03-27 )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4 条评论,9671人围观)参与讨论
网友昵称: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2020-12-25沙发 游客 回复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网友昵称:屈延平
屈延平2021-01-01椅子 游客 回复
让孩子勤洗手,多锻炼身体,出门带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网友昵称:刘昊
刘昊2021-01-11板凳 游客 回复
值得学习
网友昵称:刘昊
刘昊2021-01-11 游客 回复
@刘昊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