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支机构 正文

家庭教育专委会 | 如何成为孩子的新玩伴?(视频课)

4年前 ( 2020-02-16 ) 4938 0条评论

1.jpg

这个假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和不断蔓延,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开启了“家里蹲”模式,不能像往年那样出门玩耍、旅游……


前几天,教育部门发了通知确定春节假期要延长后,很多家长纷纷发出了“神兽宅家,累懵爸妈”的感叹。朋友圈也是各种段子吐槽陪孩子太累


而且因为“宅家”,对于精力旺盛的孩子们来说,比大人更难熬。有的孩子比平时更多接触电子产品,有的孩子由于长时间在家里而情绪不好,这些都让家长们非常头疼。


其实,这个假期虽然不能出门了,但这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亲子时光,尤其是父母能一起陪伴孩子。那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个难得的特殊时光更有趣更快乐呢?答案就是玩游戏。可是很多父母又会说,我不会跟孩子玩,平时就是陪着孩子玩玩具,或者下个棋。不知道你也有这个困惑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如何成为孩子的好玩伴。


玩游戏,对于孩子来说特别简单,但对于大人,就似乎没那么容易。关于这一点,我是特别有体会。我的性格偏内向,从小到大做什么都是严肃认真的样子。刚做妈妈的时候,也是手忙脚乱,不知道跟孩子怎么玩。经常是买一堆玩具给孩子。但后来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开始学习游戏育儿。这个过程不是很容易,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让自己做不熟悉的事,自然会别扭,不舒服。但是经过不断的练习,我开始喜欢和享受它。在过去的10年里,我不仅把游戏育儿用到陪伴孩子的成长中,还分享给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大家看到我跟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都特别惊讶,为什么那么会跟孩子玩。其实只要你愿意学习和练习,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我常常跟我的学员家长说,游戏育儿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会和孩子玩游戏,还能让我们运用游戏轻松化解很多育儿难题,所以它非常值得我们拥有。



那么,如果你困惑自己不会跟孩子玩,就按照以以下四步来做吧


跟随孩子

调频与连接

Step1 to be a friend

2.jpg



调频和联结是游戏育儿里非常重要的观点。调频就是指当我们和孩子玩游戏时,你是否和孩子在一个频道,是否尊重孩子的想法,跟随孩子的步调和节奏。比如,孩子这会儿想玩


捉迷藏,你却觉得应该玩“老狼几点了”,你觉得这个游戏更能锻炼注意力和快速反应。或者孩子的节奏是慢热,你却希望他快点,这都没法和孩子同频。当我们跟孩子不同频时,就很难和他联结。+什么又是联结呢?联结,是指那种能被感知到的、亲子间紧密的、情感纽带。想想小婴儿与母亲充满爱意的凝视,蹒跚学步的孩子扑向父母怀抱时候的样子,或小小孩儿被吓着、受伤后,立刻跑回看护人身边的情景,还有睡前故事的亲昵时光---这些都是联结,彼此内在情感的纽带。


为什么联结如此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成就、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至关重要!我们不是为了玩游戏而玩游戏,如果和孩子没有联结,游戏就成了任务和形式


对于小孩子,玩游戏时最好的方式是坐在地板上,这样你可以手脚并用地在地板上爬,加入他们正在做的事。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和他们坐在一起玩游戏或看书。当我们和孩子这样肩并肩坐着,就不太可能去说教或指责,孩子会感觉和我们更亲密。



装傻、夸张

Step2 to be a friend

3.jpg


我曾经觉得装傻特别难,为了装傻,我会做很多的鬼脸,发出搞笑的声音,不断练习后就熟练起来。如果你是一个严肃认真的爸爸,或者优雅端庄的妈妈,这个部分可能对你会有挑战。不过,你不用担心,你可以先从两个点开始练习。一个是表情,表情夸张。比如,我和孩子玩捉人的游戏时,我在快要抓住孩子时,假装笨拙地跌倒,夸张的表达情绪,然后孩子就哈哈大笑。或者我跟孩子玩游戏,输的时候就会假装哭,孩子也会逗得笑个不停。因为平时我们成年人在孩子的眼里总是无所不能,是权威,在游戏时光里,我们的夸张,装傻会让孩子特别开心,笑声会让孩子释放很多紧张感和无力感。第二就是声音,声音的夸张高低粗细,语音语调,方言的变换。比如,我跟女儿以前经常玩的模仿游戏。“芝麻酱,花生酱”。我用不同的声音说出来,女儿来模仿。说的时候,表情,声音都很夸张,看起来傻乎乎的。当孩子看到你能这样玩时,都会非常开心,觉得你是一个好玩有趣的人。




让孩子感到自信又有力量

Step3 to be a friend

4.jpg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有时肯定得维护我们的权威。但在游戏中,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来掌控,让他们来追我们,或者我们躲,他们找,或者让他们跑得比我们更快一些,这会让孩子感到自信又有力量。比如,我们有个游戏叫“魔法手指”就是假装孩子有了魔法手指,只要用手指一戳你,就能把你推倒。当孩子试着戳你的时候,你就尽可能的倒在地上,放下身段发出痛苦的哀嚎,逗笑孩子。甚至,你还可以夸口说,不行,刚才我没准备好。这次你休想再把我推倒,我会站的更稳的,你甚至可以扎个马步,爽说叉腰,做出很厉害的样子。然后等孩子在戳你的时候,你再“用尽全力”之后再次倒地,哀嚎,孩子会在游戏中感受到力量与自信。所以,游戏育儿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让孩子赢。


可能有的父母会担心,总是让孩子赢,会不会让孩子太脆弱,无法接受失败。其实,恰恰相反,对于孩子,尤其小孩子,一定是先让体验成功,这种正性的情绪体验会逐渐让孩子带来自信和力量。当内心有力量的时候,才更能接受失败。过多的失败只能带来挫败。所以,我们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向孩子学习怎么玩游戏

Step4 to be a friend

5.jpg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孩子的语言,对成人来说,游戏意味着休闲,但对孩子而言,游戏却是工作,孩子是通过游戏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所以,孩子们总是有各种创意和玩法。和孩子玩的时候,父母不要在意自己是不是擅长玩游戏,他们才不会在乎你是不是完美。只要你尽力了,孩子们就会特别高兴,而且会教你的。在陪伴孩子玩游戏时,我们要放下理智,不指导,不说教。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孩子和爸爸玩打沙包,孩子喜欢把沙包扔得特别高。爸爸看得直着急:“扔那么高怎么可能打到我呢!来,爸爸教你怎么打!”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跟随和保持好奇。再比如,孩子和妈妈玩过家家,想用毛绒小熊当客人,可妈妈说:这只小熊太大了,咱们用小兔子刚刚合适。这些都是不合适的。因此,无论孩子怎么做(除非是安全问题),尽量不要纠正和建议,大人需要的就是放松,跟随,让孩子做主。


记得我女儿四岁多时,有段时间很喜欢玩看病游戏,玩过的妈妈都知道。在这个角色扮演游戏里,孩子通常扮演的都是医生或者护士,让大人扮演病人。我跟女儿玩这个游戏时,女儿就是导演,她说,妈妈,你就说你肚子疼,我就会捂住肚子,装着很痛苦的样子。当女儿扮演的护士要给我打针时,我会演的非常害怕,大声喊,我害怕,我不打针。女儿就会咯咯地笑。这个看病游戏并不只是好玩,其实他有深刻重要的意义。现实生活里很多的孩子在医院看病打针时,都会体验到紧张恐惧,处于弱势和被动。在游戏中当孩子扮演医生或护士时,他就获得了掌控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处理曾经就医时的恐惧和无力感。


如果你在育儿中总是焦虑和一本正经,还搞得自己很累很疲惫,你希望自己更放松,希望能成为孩子的好玩伴,那就利用这个超长假期快快行动起来,开始学习和练习我们今天分享的这四步吧。只要开始迈出第一步,相信假以时日,你也一定能成为有趣会玩的游戏育儿好爸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 网址:http://www.sxcps.org.cn/post/254.html发布于 4年前 ( 2020-02-16 )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3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