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服务 正文

夜空中的关爱电波,心灵守护室(第8期)-“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现状与建议”

5年前 ( 2019-08-06 ) 549 0条评论

1.jpg

2.png

5月10日起,陕西农村广播联合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联合策划——“心灵守护室”,每周五下午18点半与您相约《三农热线》,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走进直播间,和听众一起“倾听心灵成长·指引青春健康”,为大家分享案例,解决心理问题,为孩子们搭建----线上心理服务体系。


3.jpg



外来务工人员是从农村流入到城市, 以从事经济活动为主要目的持有农村户口的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除了受雇就业的工人 , 也包括那些在城市中自谋职业的农村流动人口。


外来务工人员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有限,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不够重视,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意识较差,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心理健康需求的三个维度在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婚姻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女性在专业服务维度的需求高于男性,高学历者希望从公共机构获得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要求更强烈。


4.jpg


一、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通过对不同婚姻状况外来务工者社会支持总分的分析发现,已婚者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未婚或其他婚姻状态,这与郝小艳研究一致,但与黄文兰研究不同,原因可能是被试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外来务工者到城市中工作生活,能够给予社会支持的主要有来自于亲缘的、业缘和地缘的关系,除了亲缘关系是大家最为看重的,其次就是地缘的也就是老乡关系。已婚者除了自身的社会关系外,还可以获得来自配偶的社会支持网络, 因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从与配偶的生活状态方面的研究显示,与配偶一起生活的外来务工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前面提到外来务工的社会支持本身就少,特别是对于来城市打拼的工作者而言, 也许刚开始时唯一的社会支持就来自配偶。如果与配偶或者家人一起生活,他们应该会感受到更多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也可能由于配偶的社会支持网,进一步获得更多支持和提高对支持的利用度。本研究同时也说明,社会支持水平在不同教育水平工作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支持的良好与否也是情商高低的反映,受教育水平高低不代表情商的高低。


5.jpg


二、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分析

从人口学变量分析的结果显示他们相当部分承担较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虽然经济收入有一定增加,但物价也不低,同时本次统计的为工作月份工资,如果平均到每个月,恐怕结果又会不同。而且由于中国二元体制的存在,虽然城市化的步伐在加快,但外来务工者依然很难在城市找到归属感。城市农民工虽然为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多,但是,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及自尊水平低,还有一定的社会排斥,从而产生归属与尊重的心理需要。


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务工者对心理健康不太关注、且所知有限、对心理健康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人通过电视了解点心理健康的知识。即便是假设有机构或专业人士愿意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相当部分人也认为没必要,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只要身体好,能多挣钱,什么服务不服务的都无所谓。以上的调查结果说明,外来务工者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根据他们的回答他们好像是心理最健康的群体,但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比 较突出,他们没有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意识不强,可能只在感到生活压力时才能顾及到心理健康的需要。


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调查说明,几乎每一个人口学变量的分数都偏低。同时,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婚姻状况外来务工者,他们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三个维度,都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也从统计学的角度验证外来务工者对心理健康的不重视以及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意识较低。研究发现,女性在专业服务维度的需求高于男性,在其他两个维度差异不显著。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每个维度的总分都偏低,说明无论性别,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公共服务还是专业服务都没有太多要求,但女性对专业服务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男性。也许是因为她们身处异地,本身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再加之大多女性工作在低收入的岗位,收入并不乐观。在工作的同时,她们还要经营家庭、孩子等等,她们承受的甚至比男性更多。如果可以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话,也许她们更愿意去尝试,这也是压力释放的渠道之一。


不同文化水平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研究结果说明:相比小学及以下和中学文化水平,大专以上外来务工者在公共服务维度得分最高,说明文化水平越低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意识越差。


在与访谈者的沟通中,有被试明确表示,他们不知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是怎么回事,做心理咨询到底怎么回事。而研究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务工人员更希望从公共机构中获得心理健康服务,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希望获得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要求较强烈。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作者,学习过或者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相对较多,对能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公共机构有更多的认识且更能接纳。


6.jpg


三、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建议

(一)政府和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

从现有的调查研究显示,社区、工作单位和他们自身对心理健康都不太重视。政府和社会应该把心理健康重视起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从一个侧面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自尊水平、感受良好的社会支持,需要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和政策

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的城市没有安全感,自尊水平低,特别是来自于客观的支持不够,仅靠心理健康宣传和心理咨询并不足以改变目前状况,而需要政府和社会不断完善社保、医保、子女异地入学、户籍等政策规定,消减他们来自经济和生活的压力。


(三)建构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服务体系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与调查人员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来源是电视。在她们的社区没有任何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更没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这也说明也许该进一步健全全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可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公司或者企业为打工者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同时社团组织也可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来。


7.jpg


总的来说,进城务工人员心理健康需求的三个维度在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婚姻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女性在专业服务维度的需求高于男性,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外来工作者希望从公共机构获得专业心理健 康服务的要求更强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 网址:http://www.sxcps.org.cn/post/169.html发布于 5年前 ( 2019-08-06 )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4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